
男子反映自己是肿瘤晚期,吃中药调理身子,但医院寄过来的药,却缺斤少两,最贵的药份量直接少了一大半!要知道药的剂量非常重要,不达标可能药效都不好!来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吧~
年近六旬的张先生称,自己已经是肿瘤晚期,在长期接受化疗的同时,也吃中药调养,之前一直在公立医院开药,但因为专家号比较难挂,正好这名医师在上海广德中医门诊部也有坐诊,他就慕名而来。
3月13日,张先生来到浦东南路上的上海广德中医门诊部挂号就诊, 经医师诊断后开具了一副调养身体的中药方子。总共是7剂,每天1剂,分早晚两次饭后温服。
张先生说, 这副中药方子里包含有30多种中草药,每剂中药分量为531克,总费用为1374.4元。他到药方抓药时被告知不能当场取药,药配好后会寄去他家。
然而,当张先生看到寄来的中药后,非常诧异。 里面就是用7个塑料袋包装的,所有的中药混在一起,没有独立包装也没有药方,根本无法识别。
由于无从分辨,张先生对药品的分量产生了怀疑,想要核实清楚。3月16日,张先生带着寄来的7袋中的2袋,再次来到上海广德中医门诊部中药房,要求对袋子里的不同药材进行区分,并对分量进行核实。 张先生挑了最贵的两种药材称量,结果发现这两种药分量竟少了一大半!
张先生挑的第一种药叫“阿胶珠”,所占费用约490元,分量应为20克,结果现场称重显示,连塑料袋一起仅为9.5克(塑料袋2克);第二种药叫“山慈菇”,所占费用约320元,分量应为10克,结果连袋显示仅为5.1克。
张先生表示,俗语云“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剂量”,这就说明在中医治疗过程中,药物的剂量准确非常重要,剂量不足很难达到调理效果。
据张先生所述, 当天他在现场称重证明“缺斤少两”的事实后,门诊部给出的解决方法仅仅是“补足分量”,态度很是敷衍,自己也拒绝了该方案。
相关负责人解释称, 目前上海广德中医门诊部依然采用的传统手工分拣的方式,并不像三级医院一样是独立小包装,手工分拣的话对于患者而言更加便利,但在药品分量上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。那么,为何误差会如此之大?该负责人回应,因为“阿胶珠”和“山慈菇”都属于比较“脆”的药材,稍受挤压就可能破损,很难在一堆药材中全部还原出来。
对于上海广德中医门诊部给出的说法, 张先生并不认可。当时他们的药工挑了1个多小时,肯定是尽力都挑出来了。
究竟是“分拣误差”还是“分量缩水”?患者的权益又该如何得到保障?
